近幾年Google發(fā)展依 然迅猛,行事卻有點背離原則。以 “不作惡”為團隊座右銘的Google在過去獲得各大用戶,員工,企業(yè)的一致好評,不過也許公司有錢就變壞,而且變壞就更有錢,以下幾條是近些年比較明顯的罪狀操。
強制要求用戶注冊Google+
現(xiàn)在Google旗下的很多產品都會強制地要求用戶注冊Google+的賬號,也許你一開始只是想要個郵箱和網上硬盤,但是你還是會被拖進這個社交 網絡享受到一些額外的服務,例如被投票、被分享、被推薦、被代表、被公開。最嚴重的是Youtube,即使想投個票也要登錄Google+賬號,相當讓人 不爽。
常常關閉其收購的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
自從Larry Page執(zhí)政后,Google常常在收購一些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后將其關閉,甚至Picnik這樣開始盈利的也不例外,相當令人費解。
分公司員工都是后媽養(yǎng)的
雖然Google的員工待遇之高一直讓很多人羨慕,不過其實這僅限于其總部員工,而根據分部的員工透露,分部的員工的待遇都像是后媽的養(yǎng)子不受待見,甚至總部的員工也認為只有在總部才是真正的Google員工。
搜索結果也受到Google+影響
Google的搜索引擎最近增加了一個功能,登陸了Google+會在搜索結果中優(yōu)先顯示你圈子內的其他用戶個人主頁中的頁面,這個沒有太大實際意義的功能違背了Google簡單純粹的搜索引擎的概念,好在這個默認啟動的功能還是可以關閉的。
不再實時更新Tw
Google中止了和Twitter的合作,現(xiàn)在通過Google搜索只能搜索到已經被抓取的微博消息,這樣的做法的確可以給Google+帶來領先Twitter的優(yōu)勢,不過對于用戶來說,這種取消用戶本身擁有的服務的做法讓人不爽。
會為非法產品賣廣告
只要肯給錢,Google根本不介意為非法的產品提供廣告,例如一些違禁藥物,實在很沒有節(jié)操。
Google Buzz發(fā)布時公開了部分用戶隱私
當你注冊Google Buzz的賬號時,它會根據你的Gmail賬戶為你添加一些關注,而不幸是,這些消息都是對外公開的,所以造成了一次隱私危機。
Android并沒有那么包容豁達
2010年一家名為Skyhook的無線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曾經起訴過Google,原因是這家為摩托羅拉提供LBS服務的公司因為Google的介入而被終止了合作,既然連這都容不下,為什么Android還好意思自稱開放平臺?。?/p>
所有服務都跟蹤用戶的消息
今年年初的一次更新后,Google公布了他們會跟蹤由Gmail到Youtube等所有旗下產品中用戶的活動,雖然你知道有人跟著,但是被人看著的感覺還是不好。
繞過了iPhone的隱私設置
今年有消息指出,在iPhone上Sarfari登錄Google,都會被Google監(jiān)測用戶的上網習慣,被主要競爭對手抓到這種實在是一個悲劇。
計劃推出自己的手機品牌
也許對用戶和粉絲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,但是對于他的合作廠商來說,這樣的做法對他們影響太大了。
將股權分類增加創(chuàng)始人的權力
Google將現(xiàn)有的股權分成了兩種,一半有投票權,而一般沒有投票權,雖然還是上市公司,但是就把投資人的權力奪走了。
總的來說,Google的確不再是以前那個單純的搜索引擎了,不過上面的這些罪狀在國內不少網絡公司都可以看到,如果說Google變節(jié),那么國內的豈不是沒有了節(jié)操?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445IT之家 » GOOGLE變節(jié)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