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廣州的一幢普通寫字樓里,菜肴的香味在開放式空間中彌漫。“菜菜美食日記”的團隊成員們有的忙著做菜、拍攝,有的在一旁寫稿、排版,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中午12點的推送。
這個不足20人的美食公號團隊,去年9月才初現雛形,如今已擁有80w粉絲。在微信公號漲粉難、打開率日漸低迷的大環(huán)境下,“菜菜美食日記”給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:月均漲粉8-10w,頭條平均打開率保持在10%以上,內容電商月流水超500萬。
“菜菜美食日記”的創(chuàng)始人邱嘯說,漲粉是現在做公號的一個普遍難題,也常有朋友來找她取經,但她覺得,做內容沒有捷徑可走,就得沉得住氣,抓好每一個細節(jié),“我們也沒有一夜爆紅的秘訣啊。”
不過,在扎實的數據背后,還是有許多值得參考的經驗。“菜菜美食日記”是如何攻克漲粉難題,如何深耕內容,又是如何在內容電商上摸索出一條適合的路?今天榜妹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。
什么樣的號互推轉化率最好?
去年9月“菜菜美食日記”開始團隊化
對于許多內容創(chuàng)業(yè)者來說,漲粉是擺在面前的一道永恒難題。從團隊運營至今,“菜菜美食日記”的每月粉絲增長基本保持在8-10w。邱嘯說,他們從沒花錢買粉或者投廣點通,增粉有一半多是通過互推來的,帶來的都是比較精準的用戶,另一半則是通過內容自傳播帶來的自然增長。
互推曾是公號中主流的漲粉方式,優(yōu)質的公號進行資源互換,實現共贏。然而隨著打開率的下降以及用戶對互推的麻木,這種方法的效果逐漸減弱。
“菜菜美食日記”從去年嘗試做互推,效果最好的時候轉化率能到30%-40%,現在維持在10%-15%。不過這部分帶來的漲粉仍然是很可觀的。
關于如何做好互推,邱嘯分享了團隊摸索出的經驗。首先,選號很重要,用戶的匹配程度決定了最終的轉化率。對于“菜菜美食日記”來說,用戶有六成是女性,分布在一線城市,年齡主要是25-34歲,因此一些偏女性的,關注家居、生活的號,會比較適合互推。尤其是本身做優(yōu)質原創(chuàng)內容、帶IP屬性的,效果相當好。
“菜菜美食日記”用戶畫像
另一個很關鍵的點在于,互推文案要做得足夠細致。有些公號會把一篇文案翻來覆去用很多次,但“菜菜美食日記”會根據不同公號的特性來調整,基本的文案至少有20篇,再根據對方的類別,結合熱點來重擬標題和開頭。比如跟時尚號互推,就會做成怎么吃能更瘦。
“菜菜美食日記”與“鯨魚顏習會”的互推
在漲粉和提高粉絲粘性上,“菜菜美食日記”也想進行一些新的嘗試,比如增加互動的欄目。很多讀者看了公號每天分享的菜譜后,會有自己做并且曬出來的沖動,只可惜評論區(qū)不能發(fā)圖。邱嘯希望喜歡菜菜的用戶能在公號上玩起來,“菜菜美食日記”的小程序也在開發(fā)中,想必之后會有更多的玩法。
團隊化、專業(yè)化使得我們比別人走得更快
邱嘯最初注冊公號的時候,名字叫“每日菜譜”。這個名字雖然能帶來大量的自然搜索流量,但她覺得辨識度不夠。去年,通過轉為團隊化運營和改名字,公號的人格化屬性得到加強,發(fā)展速度突飛猛進。
如今,“菜菜美食日記”在新榜發(fā)布的中國美食微信影響力排行榜中,基本穩(wěn)居于廚藝類公號的首位,以及美食周榜前三名。
邱嘯說,“團隊化、專業(yè)化是我們能比別人走得快那么一點點的內核所在。” 今年年初時,“菜菜美食日記”團隊還不到10個人,現在已經擴充到20人。團隊有非常清晰明確的分工,負責頭條菜譜圖文和視頻制作的有四個人,其他則負責商品文案、
如何找到適合團隊的人選,她也總結分享了幾點經驗,一方面要多試,快速淘汰,另一方面則可以從現有人員中發(fā)掘可培養(yǎng)的苗子。菜菜美食日記現在的內容副主編就是一個93年的妹子,她從進來到晉升,只用了半年時間。
在數不勝數的美食號里,菜菜美食日記有它非常鮮明獨特的氣質。邱嘯說,我們要做一個“有溫度的菜譜”,除了兼顧實用性,也會分享“菜菜”生活中的點滴感悟,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,或是產生對價值觀的認同感。對菜粉來說,菜菜不僅是一個喜歡和擅長做菜的姑娘,也是他們生活里溫暖的陪伴。
心靈手巧的“菜菜”從最初的一個人變成了整個團隊的化身。邱嘯要求成員們從選題
面包桃子布丁x蜜桃氣泡水
大家對美食視頻的印象應該是顏值高、很誘人吧?不過邱嘯悄悄跟榜妹透露了一個小秘密,其實視頻里的食物不一定好吃,為了拍得更美更好看,有時一個步驟需要從幾個角度拍,一種調料要撒幾遍,做出來要么太甜,要么太咸。
不過這并不影響食物散發(fā)出的濃郁香味,邱嘯說,之前“毒舌電影”跟他們在一起辦公,他們在做菜時,“毒舌電影”的朋友會循著香氣來問,“你們今天做的什么?”
除了懸念式標題,土豆、雞蛋也是爆文關鍵詞
選題是一個公號的靈魂。“菜菜美食日記”的選題主要基于季節(jié)和食材,主張“應季而食“,比如夏天到了,清火消暑的苦瓜就該上市了,他們就去找這種食材里比較有巧思的菜譜。因為菜菜對自己的定位是“把平凡的一日三餐吃出花樣”,所以這些菜譜不會很復雜,但也不會太常見。
菜菜也愛做地方特色菜,因為看到汪曾祺書里對家鄉(xiāng)小食蒲包肉的一小段描述很誘人,于是托層層關系,特意要來了菜譜。對美食深入骨髓的熱愛,才有了菜菜美食日記如今的快跑式發(fā)展。邱嘯說,“因為越專注,你越有機會脫穎而出。”
菜菜還是個“愛跟風”的姑娘,最近有什么店特別火,那必須得去試一試,然后回家自己琢磨菜譜。前陣子喜茶很火的時候,他們就教你怎么在家自己做。
蒲包肉、喜茶拼圖
對于“菜菜美食日記”這樣垂直的美食號來說,用戶關注的不是熱點,而是好吃,以及能不能在家做。邱嘯說,一般比較容易買到的家常食材,比如土豆、雞蛋,和用戶在生活中比較剛需性的內容,比如早餐、年夜飯等,就比較容易成爆文。
在標題上,菜菜也分享了一些“套路”,那就是簡單直接、讓讀者產生好奇心,想看看到底是什么菜這么好吃。榜妹通過新榜公眾號回采功能,梳理出了“菜菜美食日記”的高點贊爆文標題,《簡單好吃,怪不得火了這么多年!》《排隊7小時只為吃它,到底啥味的?》……看到這些充滿懸念的標題,有木有很想看的沖動?!
商品文案要打動人,首先自己就要能被安利到
“菜菜美食日記”目前的盈利主要是靠廣告和內容電商兩塊,不過廣告所占的比例其實很少。一方面是比較挑品牌,匹配度高的才接,另一方面,他們一直沒在這塊做太多的人力投入。
“菜菜美食日記”菜譜中的植入
相比容易觸碰到天花板的廣告模式,他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內容電商上,目前電商的月流水已經突破500萬。邱嘯說,做電商和做內容完全是兩個節(jié)奏,做內容必須深耕下去,沉得住氣,但做電商就要跟著數據跑起來,興奮起來。他們辦公室里有一塊小黑板,每天會更新當天的數據情況。
公號做電商難免會掉進一些坑,“菜菜”也不例外。最開始他們對自己的商品定位是高品質的美食,因為覺得一個美食號去賣吃的應該挺匹配的,所以商城取名叫“一口幸福”。后來卻發(fā)現用戶的轉化率非常低,數據上不去。
邱嘯解釋說,因為大家對吃入口的東西比較謹慎,信任的門檻比較高,一猶豫就不買了。進入店鋪的流量還可以,但下單的數據并不好。
經過深刻的自我反思之后,他們進行了品類調整,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廚房用品類,主打為大家解決廚房里的難題。在鍋、廚電,還有一些小工具相繼賣爆之后,菜菜的步子開始邁的更大,基于女性用戶群體的特性,推薦安利那些季節(jié)性剛需和“消費升級”的家居生活品類,比如護手霜、遮陽傘、電動牙刷等,都實現了非常好的轉化數據和銷售效果。
以電動牙刷為例,推薦的是一款國內小眾新品牌,客單價300多,單品轉化率達到了20%之高,已賣出近3000的銷量。
在內容電商的環(huán)境下,人們的購物偏好、選擇標準和決策方式,相比在淘寶、京東這些交易型電商上購物時都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。首先用戶是在閱讀內容的時候完成購買的,當他看到你推薦給他的商品時,他是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單線條的評估環(huán)境里的,這種狀態(tài)下,用戶會更加注重主觀感受,更有可能忽略成本。
邱嘯說,在內容電商領域,性價比的作用性會降低,而感性因素的影響會升高(感性因素包括了設計感、悠久歷史、情懷、故事等)。所以小眾但有亮點的產品,高端的產品、享樂型產品、以及新奇型產品,都容易賣的好。
但要寫出讓人愿意買單的商品文案并不容易,邱嘯說,寫完之后自己想不想買,是他們衡量一篇稿子好不好的唯一標準。“就像你給自己朋友安利東西時的那種方式去思考,說人話,說重點”。
今年4月開始, “菜菜美食日記”也著手進行了社群運營方面的嘗試,目前已有十個高活躍的興趣群,比如水果群、酒群、養(yǎng)生群。邱嘯認為,跟做內容一樣,社群運營需要解決的也是“你能為用戶提供什么價值”。所以他們會定期組織買手和達人做商品的產地直播,提供干貨知識和群內購買福利。
檢驗一個社群運營的好不好,購買轉化率是非常直觀的標準。今年菜菜美食日記也嘗試了自己定制端午禮盒,并嘗試了在其中一個吃貨群以直播的方式,提前一晚針對該群開售,當晚,400多人的群里就有60多人下單了,轉化率達到15%以上。
“以前看過一篇文章介紹某個號,說一賣貨就漲粉,其實我們也是的。” 現在用戶們已經非常習慣“菜菜美食日記”每天的二條推送商品,“他們常說,‘恨’死我們了,因為每次推薦的商品都忍不住剁手剁手,快連腳都剁沒了。”
提到未來的打算,邱嘯說,今年的戰(zhàn)略是精細化深耕,無論是內容還是電商運營上,繼續(xù)練好內功,另外是會發(fā)力短視頻,進行全網布局,也在計劃推出新的IP。不想當第一的廚子不是好公號狗, “下半年的目標是成為行業(yè)中的NO.1!豪言壯語已經放出去了,我這個人面子薄,做不到也得想辦法做到。創(chuàng)業(yè)是1萬米沖刺,總得給自己多一些壓力。”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445IT之家 » 半年漲粉60w,這個公眾號是如何小步快跑的?